幼时家庭困难,但勤奋好学,参加县、府、院初级考试,连考四场,均获第一。后来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儿相继去世,身心倍受摧残。他带着三弟和大儿子,一面教书糊口,一面在省城贵山书院刻苦学习,结业时获第一名。1807年,孝中举人。1817年与石阡成世瑄,张海澜同科考中进士,被誉为“贵州石阡三杰”。后改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江西司员外郎兼办八旗现审处、江南道监察御史等。1830年,徐培琛以朝考第三被引见觐见皇上,蒙恩补授江南道监察御使之职。履任后,他便立即按制把坛庙祭祀、朝会御门各种典礼以及科举考试、官员月选等纳入监察内容,屡劾权宦,有“刚直不阿徐御史”之称。其间,先后奉皇帝钦命稽察颜料库、旧太仓各一年,并署理兵科给事中、巡视五城街道等,无不恪尽职守、清清白白、毫无差错。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兼办八旗现审处重职时,大刀阔斧地审理了别人不敢审理的数十起案件,打击了贵族及八旗特权。与河南刘光三被誉为“朝阳鸣凤”、“西台元气”。他对家人亦严格要求,石阡县城疏浚河道要拆家里的墙,家人不同意并给他去信,他回信到:“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1835年,他到扬州,受两江总督陶澍之聘,主讲梅花书院等,自号梅花主人。善书法,长于水墨山水画,贵州省博物馆有他的书法作品,行书宗二王,秀润异常。徐培琛刚正不阿、清廉守正的崇高形象是石阡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源:石阡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