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吃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因为吃药出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精神科药物尤其如此,由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很容易发生服错药、过量服药、服药方法不正确等问题。
那么,如何「安全」吃药?,以下的知识点请查收。
服药前,请一定了解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相关知识。
名称:所服药物名称是什么?
时间:确认好标签上服药的时间,比如一天中早上、中午、晚上,什么时候需要吃?餐前还是餐后吃?
剂量:药物的单片剂量,每顿吃多少,一天几次?一次吃几片?
禁忌:了解服用药物时,应避免和其他什么药物或食物服用?
观察:药物的起效时间、药物通常有哪些副作用?如果出现,怎么处理?
很多患者及家属因对精神科药物治疗认识不足,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或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等原因,自行加量、减量或停药,导致疗效不佳、病情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等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
精神科药物治疗一般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的治疗。患者应按疗程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停药应经过医生评估,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药,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病情波动,有些反复发作的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
少数患者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初始阶段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头晕、恶心等症状,一般两周内可自行减轻至消失。刚开始用药阶段出现轻微不适,建议按医嘱服药。如服药后不良反应难以耐受或长时间未能缓解,要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勿擅自终止治疗。
3.为了让患者病情更快好转,可以每次多吃几片药吗?
一般情况下,为了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精神科药物一般需要逐渐加量,持续服药2周左右(镇静助眠药除外)才见效,需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切勿急于求成而过量服药,轻则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重则可能引起药物过量中毒或者病情加重,过度抑制或兴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4.服药期间漏服一次,要不要补服,或者下一次加量服用?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漏服的时间处于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一半内,可按量补服;如果超过此间隔一半以上,一般不需要补服。比如一天服用2次的药物,早上8点和晚上8点服用,如果早上漏服,下午2点之前发现,应该补服,2点之后则不应补服。漏服药物后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服用,可能导致治疗窗窄的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药物中毒。
精神科的药物不属于激素类药物,患者在服药后体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部分药物有镇静作用,服药后患者嗜睡,活动减少,整日卧床,久而久之便会发胖;有些精神药物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中枢是间脑,间脑与饮食、睡眠密切相关,许多病人患病期间食量大增,“吃得多、动得少”便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肥胖。所以服药期间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在用药方面有些小物件,会让你更方便管理药物。
1.切药器
精神科的药物可能和其它科不一样,医生开具某些药物(如助眠药)时,可能会出现每次服用1/2片、1/4片,甚至可能1/8片。那么小的药品怎么切?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为此烦恼。我们可以在各大购物平台输入“切药神器”(此处无广告),然后购取心仪的一款“切药神器”,这样会更方便、更精确的去切割药物。
2.药盒
大部分的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维持服药时间相对比较长,很多患者会遗漏服用药物。我们也可以在各大购物平台输入“药盒”,然后选取一款(建议购买容纳7天药量的款式),购置后我们可以提前把每周的药物配好放进药盒,一是方便携带管理,二是有没有漏服药物,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最后要提醒广大患者,广东梅雨季节多,应避免将药品存放在厨房、浴室等湿度较大的地方,尽量将药物放在密闭小瓶内,并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也可以用保鲜袋充当铝塑袋防潮或者放在玻璃瓶或密封的塑料盒内贮存。
以上是精神科用药小知识,助你早日康复,开启美好新生活。
来源:精神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