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抑郁症以更快的速度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不仅影响着大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还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让人痛苦万分。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2003年4月1日,香港男歌手,亚洲演艺界顶级巨星张国荣因抑郁症病发自杀身亡,终年46岁。
2016年9月16日,影视男演员乔任梁,因抑郁症在上海家中去世,年仅28岁。
2019年10月14日,韩国女星崔雪莉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年仅25岁。
2023年7月5日,华语流行乐女歌手、影视演员李玟(CoCo)因抑郁症轻生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8岁。
由此可见,抑郁症给患者自身带来的伤害性是极大的。因此,如何正确识别抑郁症是关键。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抑郁症,也被称为抑郁障碍。抑郁症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行为能力减退,我们称为“三低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症木僵。
1.情感低落是抑郁症发作的首发症状
经常毫无缘由的感到心里空落落的、忧虑、压抑,眼中的世界是灰蒙蒙的,没有光彩,面对朋友亲人也都是强颜欢笑。但是,不是所有的闷闷不乐都是抑郁症。
2.第二个典型症状:思维缓慢
主要表现为:反应能力变慢、思考跟不上趟儿、注意力不集中(心里难受)、忘性大、回复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影响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抑郁症患者说话变少,声音低,经常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没有爱好和生活乐趣,精力减退,经常觉得累,走路时行动缓慢,严重时可呆坐着,不动、不吃、不喝。医学上称这种严重抑郁为:“木僵状态”。
两者对于同一件打击自身的事上表现出来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是不同的。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会在两周以内恢复到往常的状态,而抑郁症患者会持续的悲伤,两周、一个月、半年......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1.轻度抑郁症
抑郁症刚发生时,患者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感觉很迷茫,没有动力,对人生不抱希望,想要独处。
会很悲观,心情低落,愉快感丧失,还能坚持工作和学习,但效率很低,对曾经喜欢的事情失去了兴趣,社交活动越来越少,身体无缘无故出现各种不舒服。
轻度抑郁会伴有睡眠障碍,晚上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质量差,就算睡着了也会早醒,醒后难以入睡。
2.中度抑郁症
随着疾病发展到了中度,在轻度的基础上会出现脑功能障碍,精神运动阻滞,感到大脑思维变得缓慢。
患者总感觉自己容易疲劳,精力不够,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各方面能力都在快速下降。
悲观、失望等情绪会进一步加重,尤其是原先开朗,发病后会比较懒散,对任何事都感觉不到快乐,在做事情时注意力总不能集中,思考能力,判断力也在持续下降。
3.重度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中约1/3的患者为重度抑郁,治疗方面尤为困难。到了此阶段体重会明显减轻,但是因为情绪不佳,食欲下降使机体紊乱,短时间内体重快速下降。
同时反应会变得非常迟钝,少语或者不语,基本的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逐渐丧失,甚至会因为痛苦给自己带来精神和躯体上的折磨。
会出现幻觉妄想,一般是幻听、虚无妄想、自罪。有强大的自杀感,总认为只有结束生命才是解脱,对社会不抱有希望,对周围的人充满恶意,认为没有人能帮助自己,只有自己解决性命才是解脱。
让抑郁症患者获得尊重和正在尝试被理解的感觉很重要。他们的很多痛苦不为人知,也很难一次性表达清楚,因此要不断地尝试多理解他们。
2.多倾听
倾听对抑郁症患者最重要。倾听过后,我们最好不加评价、不加分析、不加指责。
3.多关心
有的患者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约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发泄,我们就要给予陪伴,允许他在不伤害自己的限度内发泄。
5.不盲目建议、鼓励和督促
抑郁症患者处于疾病的状态下,承受力和对外界的敏感度异于日常状态,各类微小的事情都会带给他们压力和崩溃感。
6.不指责
抑郁症患者最害怕被贴上不努力、不负责、不认真、不坚持等标签。不要说“这算个什么事儿”“人家的处境比你还难,也没有抑郁”。
7.不询问原因
不要直接问“为什么你抑郁”“为什么大家都有压力,就你生病”。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是否要患病。
8.不战战兢兢地对待
尽力去做,带着爱去看护抑郁症患者就是最好的应对办法,不用背负太多心理负担,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
9.找专业医生做依靠
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