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人们疲于工作,对青少年的关注往往基于表面,通常仅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状态,而对其内心世界知之甚少。殊不知,如若不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很有可能酿成大错!
心理健康到底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曾经阐明这样的观点:当大脑中负面情绪出现时,偏直觉、非理性的“大象”就开始活动。
划重点:偏直觉、非理性。

一般来说,出现心理问题均会伴有一些症状表现,如饮食、睡眠出现异常,注意力、记忆力、学习状态、社交等方面出现反常等,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注意。
如果孩子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态,或者与之前行为有严重的异常,这些都要引起注意。
比如,之前很开朗,突然变得特别退缩胆小,经常噩梦连连等,都可能是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
善于分辨出现的问题是正常发展还是心理问题。
比如进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易激动,而且开始反驳父母,什么都不跟父母说。这是青春期的发展特点,遇见此情况就不会过度紧张,误以为出了问题。
总之,发现问题,莫慌乱气馁,摆正心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或引导青少年。
遇事时的过度指责,甚至辱骂,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多倾听,少指导,多肯定,少比较。一周内根据孩子的学业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运动是对抗不良情绪和压力的良药。此外,睡眠状态也是孩子健康的信号灯,拥有规律的作息,才能有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