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欢迎您的到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门诊电话
  • 办公室电话
  • 党办电话(投诉)
  • 心理咨询热线

健康科普

当前:首页> 健康科普 > 身心健康 > 正文

身心健康 医疗保健

心理健康适度放松,规划未来——高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 2023年06月09日
  • 字体

图片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高考结束后,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考生的心理状态和作息等与考前产生巨大变化,同时在等待分数、等待报考、等待录取和家长的期待等一系列应激反应中,考生的心理起伏比较大,在多重应激条件下,若调适不当,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和情绪变化等“适应性障碍”。高考后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调整?一起来查收高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考结束后到成绩放榜前的过渡期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心理状态:
1
放纵型心理

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自己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有的考生一睡好几天,有的一连玩几天几夜的网络游戏,甚至有些考生还就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等进入大学后,因暑假的过度放松,而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

2
焦虑型心理

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他们往往期待值比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大家期待的眼光都放在分数上时,这种感觉更明显。

3
抑郁型心理

表现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

4
迷茫型心理

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真空状态。考生往往美美地睡几天,把长期缺失的睡眠补一下。但过了几天,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空的,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甚至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

图片



高考后如何调整心态?

一方面,同学们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合理改变生活方式,不过度放任,拓展兴趣爱好,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积极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利用好“最长”的暑假,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家长朋友们也需要特别关注孩子“考试后、分数公布后、志愿填报时、录取后”4个阶段的心理动向,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安抚工作。

图片

考生要做的

01
注意休息,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考生经历了高考前的思想焦虑和心理疲劳,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疲惫,这个阶段要多补觉、多休息;避免过度放纵,规律作息,尽可能不要打乱自己的生物钟。可以适当地去做运动、游玩散心。

同学们可以尝试制定暑假生活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娱乐项目,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如将听音乐、运动、玩游戏、看书、学习英语等活动结合,既照顾了兴趣爱好,又增长了知识。

02
转变想法,排解压力。

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转折点。不是考不好就全盘皆输,不能只因一次考试而否定自己,要认识到高考是一种人生经历,成绩不能决定一切,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人生。

通过转变想法,可以减轻焦虑、忧虑、自责的心理负担。当紧张、焦虑的情绪来临,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回避转移法:离开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令自己忘却烦恼;

积极自我暗示法: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为自己加油,建立自信心。


03
多方综合权衡,合理填报志愿

建议同学们多与父母、老师讨论一下自己擅长什么、兴趣在哪里、有哪些能力特长,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探索自己感兴趣专业或行业的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信息,多方面、多渠道搜集信息,合理决策。此外,有的同学在选择心仪院校与专业时,可能会与家长发生分歧甚至冲突,这个时候双方都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明确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也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在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时,不是一定要选择最热门的专业,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图片


家长要做的

01
家长要做“避风港”,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既然成绩已成定局,考好考坏都不要再埋怨孩子;需要做的是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帮助孩子选好志愿和规划未来,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要引导孩子规划未来的人生,家长和孩子可以充分交流、探讨;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同时,也不要从考前“什么都管”的极端,走向考后“什么都不管”的另一个极端。保持亲子沟通非常重要。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关爱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关于社会、行业等的一些发展趋向。比如,共读一本书,读完一起交流,这也是一种引导。让考生不再停留于当下,开始自我学习、展望未来。

家长一定要发挥好“避风港”的作用,做好心理疏导。考试已经结束,回忆太多过去的事情只会增加考生的负担,家长要尝试温和理性地进行沟通;善于沟通的家长会设身处地,看见孩子的不容易,利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帮考生寻找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02
志愿填报,充分尊重孩子意愿

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以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兴趣为先。可以一起来分析考生在专业、职业领域的优劣势,有商有量。完整收集各类专业填报相关资料也很重要。尤需注意,这个环节家长最好不要代劳,让考生自己来完成。填报志愿事关他的人生未来,考生应更有责任意识和担当。

把填报志愿当做全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家庭会议等形式,围绕各自对志愿填报的想法、各种填报策略的利弊等进行交流。考生们可以用更多“换位思考”,了解父母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期望;家长们也要更多运用同理心,去感知孩子内心的向往和需求。大家可以一起利用网络了解高校及专业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参考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志愿填报提示、一起收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直播等,广泛收集信息、深入交换意见。




图片






 
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Copyright © 2021~2025 www.trsdsrmy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武陵大道43号  邮编:554300      电话:0856-3523120
备案号:黔ICP备2021004258号-1          贵公网安备52060202000490号      
技术支持:易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