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
提醒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生活之中,我们更多学会的是如何关爱别人,却很少了解或者重视如何爱自己。弗洛姆曾言“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最高价值不是舍己,不是自私,而是自爱;不是否定个体,而是肯定真正的人自身”,一个懂得恰如其分热爱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的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不管别人作何评价,告诉自己“我依然认可自己”。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拥抱完整的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告诉自己犯错其实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会“课题分离”,这里的课题是指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我们的抉择、情绪等,课题分离就是分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展现自己的底线、边界等。

尝试列举出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边界的事情,从小事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你生来就值得被爱,这点无需置疑。即使我们暂时地感到孤独,也要意识到,我是我自己最忠实的伙伴。对自己加油打气,以积极心态过好每一天,因为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当我们陷入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担忧时,问自己:此时此刻,我能做些什么。
积极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一旦自己有所进步(不论多小)就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

当你真的觉得很累,难以自我调节时可以向身边的朋友、亲人、老师以及专业人士需求帮助。人都有脆弱疲惫的时候,展示自己的脆弱一面,也是关爱自己的表现。
1.人类右耳“耳根更软”,更容易听从意见、执行命令。同样的话,对着右耳说就比对着左耳说更能让人听进去。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或者请求,那么对着对方的右耳说比较容易达到目的。如果说的是甜言蜜语,这时对着左耳说更加奏效。
2.如何判断一个人对你是否有好感?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杯子靠近对方的杯子,如果对方并没有把杯子移开,说明他并不讨厌你。如果对方移开了自己的杯子,则说明他对你没有什么好感。
3.打电话的约人的时候,你问别人“XX,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啊?”这是把决策全部甩给了别人,一般约不到的可能性大,你应该问“XX,你x月x号晚上/下周六晚上有时间吗?”,以这种帮别人做一半决策的方式问话,约到人的可能性会增加很多。
4.如何赢得石头剪刀布?在游戏开始前问对方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在被问题困住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出剪刀。
5.判断身后是否有人在跟踪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假装看看手表或者打一个哈欠,如果对方跟你有跟你一样的动作,或许你应该撒腿跑了。
6.如何取得他人认可?表达观点时,眼睛直视对方,轻轻点头,点头会给对方一种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说的都是正确的。
7.初次握手该怎么做?温热的手掌给对方友好亲密的氛围,冰冷的手偏偏相反。第一印象,除了看脸,还有手。
8.在面试之前,提前到达面试地点,在外面跟陌生人聊20分钟天。这会让你的大脑感觉自己对这个环境是熟悉的,从而让你更有自信。
9.通过脚步间距判断兴趣感。当两个人站着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对你讲的东西不感兴趣的话,会不自觉把脚往后移。所以想要判断对方是否愿意听你讲,仔细看看你们两脚间的距离就可以了,如果距离越来越大,说明对方不是太喜欢你讲的内容,这时候你就知道该适可而止了。
大学生应掌握哪些与人交往的小技巧?
1、微笑,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功。微笑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面部表情,它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2、倾听是沟通的一半。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沟通首先是倾听的艺术,认真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3、认同是沟通的切入点。沟通是相对的,认同能够让对方继续表达观点或者接受你的观点。
4、赞美,一种诚恳的自然的情感流露,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诚挚的赞美他人,那么他人可能会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力合作。
5、感激,是真情的回报。心存感激是个人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基本条件,因为心存感激,人们才有了相互间的理解、宽容和关爱。
心灵减压十二招
1、开怀大笑,进行发泄。
2、保持沉默有助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