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
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
良好睡眠,健康之源!
长期失眠、睡眠不足者会有记忆力下降、情绪焦虑或低落等问题,还可引起抵抗力下降,患各种感染的概率增高,还会导致患者日间困倦,遭遇事故的风险增加。
而有些睡眠疾病,则预示着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即将发生。因此,重视睡眠健康、提升睡眠质量,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石。


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劳累疲惫时,可睡觉调整恢复心情和体力。
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大脑主要在睡眠中得以休整。其物质代谢、垃圾清除,多数均在睡眠中进行,大脑细胞亦在睡眠中修复。
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睡眠可增强免疫力,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础。
促进生长发育。
延年益寿、延缓衰老。
有利于心理健康:睡眠是健康基础,良好睡眠有利于良好心身发育、发展。
有利于美容:睡觉即为美容第一妙方。
因人而异,不必强求。8小时睡眠只是一个平均值。

每个人对于睡眠的需求是有个体差异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理状态下睡眠的需要也是不同的。
受不同精神状态影响,睡眠时长也会波动。另外,在一年四季中,睡眠时长也是有轻微波动的。寒冷季节睡眠略增多,日照强烈、气温炎热的季节睡眠时间缩短。
判断自己是否拥有好的睡眠,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早上起来的时候身体的感觉,只要醒后精力充沛,能够维持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需要即可,千万不要背上“我需要睡几小时才够”的思想负担。
睡眠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常人深度睡眠期占整夜睡眠时间的15%~25%。如果深度睡眠比例过低就会有睡眠不解乏的感觉。
1.在老年人中常见的是睡眠过早。比如,晚上七八点入睡,凌晨两三点醒后等天亮。医学上称睡眠时相前移障碍。
2.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中常见睡眠过迟,通常后半夜两三点,甚至快天亮才有睡意,一觉睡到中午十一二点,也是睡6~7小时。医学上称为睡眠时相后移障碍。
3.经常到夜班或者跨时区旅行的人也会出现睡眠节律的变化,导致日间困倦。
在成年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是睡眠中的呼吸暂停或者低通气,因缺氧,大脑不断发送觉醒信号,通过打断睡眠恢复呼吸,有时患者自己对夜间的醒转并无意识。
第二个常见原因是睡眠中不自主的腿部抽动,每隔十数秒钟一次,一晚上百次,伴有脑电图上的短暂觉醒。医学上称为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这两种病理情况往往需要通过睡眠监测才能发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