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除了本身的心理因素成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理因素。
所以抑郁症的治疗除了心理治疗之外,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
可是有个现实情况却是,药物的治疗并非像感冒药那样可以立竿见影,有很多抑郁症患者需要很长时间的尝试才能见效。除此之外,很多患者害怕承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所以常常拒绝服药。

当下很多抗抑郁药物的原理是根据一个单胺类假说,就是我们大脑中一些脑神经递质缺乏所以造成了各种情绪问题。
所以大脑的神经递质最主要的是三种: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
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多巴胺传递快乐。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大致分为这两种:一种以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另外一个是通过改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
前者副作用较小,因为它自身构成了一个封闭环,导致留在体内时间比较长,对器官影响较小。
后者会对器官影响明显所以副作用更大。
但要强调一点,这两种机制的抗抑郁药物都不会立竿见影。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究竟要多久才能起效呢?
如果你的诊断是抑郁症,那么一般来看,药物需要在4-12周的时间才能达到缓解甚至完全缓解的作用。除此之外,就算你感觉好了,这并非代表你的治疗结束,因为这可能只是临床治愈,停药太急会引起停药反应,只能根据药物半衰期缓慢停药。其次,吃药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治疗,巩固,维持,如果不是足药足疗程,很容易复发,而且每复发一次根治的难度就会加大,所以不建议擅自停药,这样很可能还有复发风险,所以在痊愈状态下(即症状完全消失)足量药物还需要巩固4-9个月。
假如你是抑郁症复发,可能这个时间需要更久。
切不可因为自己吃了两天药物没有效果或者出现一些副作用你就随便断药药物,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如果你的副作用或者超过2个月都没有效果,就要和医生沟通去换药了。

我自己曾经有过很严重的抑郁,我是药物+心理咨询同时进行,所以我不确定到底是哪个在当时起效的,但要明确的是,这两个肯定都有效。
但我听我的一些来访者说,自己药物起效的时候大概最明显的就是欲望的变化,抑郁期自己对什么都没有感觉。药物起效后,自己明显感觉想吃饭了,而且对异性开始有感觉。
除此之外,对生活也没有那么绝望,开始有希望了。而且睡眠也改善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谨遵医嘱,同时要足量足疗程去服药,这样对自己是负责的态度。
丨具体药物说明丨
适应症及剂量范围 |
具体药物 | 适应症及人群 | 起始剂量 (mg/天) | 安全范围 (mg/天) |
氟西汀 (fluoxetine) (百忧解、奥麦伦) | 各种抑郁症、强迫症和贪食症患者 | 20 | 20-60 (最佳20-40) |
帕罗西汀 (paroxetine)(赛乐特、乐友、舒坦罗) | 伴焦虑的抑郁症及惊恐症,失眠或焦虑在治疗早期就可缓解 | 20(根据情况每次加10,间隔时间应不少于一周) | 20-60 |
舍曲林 (sertraline) (左洛复) | 各种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 | 50(可间隔1—2周调整剂量) | 50-200(最佳50—100) |
氟伏沙明(fluvoxamine)(兰释) | 各种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有一定睡眠改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