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欢迎您的到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门诊电话
  • 办公室电话
  • 党办电话(投诉)
  • 心理咨询热线

健康科普

当前:首页> 健康科普 > 身心健康 > 正文

身心健康 医疗保健

科普​到底是什么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2022年11月18日
  • 字体

到底是什么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最近,一个网络词汇悄然刷遍人们的社交平台:精神内耗。有的网友认为这是精神包装的“鸡汤”,也有的网友认为,这个词触动了自己的内心。

其实,“精神内耗”这个词并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专业概念,而是一种网络的流行说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精神内耗”这个话题。

精神内耗即心理内耗,它并不是一个新生的网络流行词,实际上,心理学上的“内耗”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群体的,一种是个体的。

“内耗效应”在群体中,如领导班子、工作班组或部门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而精神内耗或心理内耗一般更侧重于个体,指一个人总是过于看重他人感受,或是由于自身心理矛盾产生心理冲突。大量的心理能量消耗于个体内部,导致精神痛苦。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陷入了精神内耗,可以尝试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

不太能认可自己;过度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身边的环境很敏感;有急切想要改变现状的想法,对现在感到恐慌;空想很多,但是不去实现;不自觉地拖延;总是想要回应他人对自己的期待;非常在意世人的普遍标准;觉得身边的其他人都比自己优秀。

如果上面很多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且这些想法经常冒出来,还造成了一些实际的影响,比如让自己内心痛苦纠结、烦躁不安,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或工作效率,那应该警惕自己可能陷入精神内耗了,需要采取一些行动以解决问题。

现实生活中,“精神内耗”常常发生在你我以及周围人身上。只是很多人忽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精神内耗的出现部分源于社会的进步。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物质已经不再匮乏,允许人们有丰富的内心戏。一些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的人,才可能陷于自己的思维反刍,无法自拔。

精神内耗者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作斗争,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即使是“过度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环境很敏感”等一些看似“对外”的想法,其本质依然“对内”的,是不认可自己、缺乏自信心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那怎么减少或消除精神内耗呢?

停止内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负面情绪的产生。允许存在精神内耗,学会慢慢改变,逐渐完善自己。善待自己,不对自己要求过高,但是并不是汤品个,而是停止幻想,行动起来。

陷入内耗的人会用大量的时间“做准备”,纠结于是否该做、该如何做、会遇到多少困难和问题,陷于漫无目的的思考和幻想和没有行动或不敢行动。可以在一定层次上进行思考,之后立即行动。

比如,可以 写下担忧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书写代替无尽的思索,本身也是将想法付诸行动的表现,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解决方案进行比较,避免无序思考带来的困扰。

停止过度自省。对于已经出现精神内耗的人群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反省,却没有行动,那就行动起来,降低反省频率,把之前反省的认为自己应该做到的先变成现实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精神内耗的表现也会因个人情况以及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别。长期内耗会让人心理疲惫,影响情绪,降低信心,严重者甚至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如果发现自身已经无法调节,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希望我们都能够减少内耗,接纳自己,收获精神自由。



(文章摘选自网络)


•联系地址•

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武陵大道43号


24h心理服务热线:0856-8828333

门诊电话:0856-8183333





主   编:杨定光
编   审:张   禄
编   辑:刘泗花 李   晶

免责声明
1.本网站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本网站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需要删除的请联系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电话:0856-818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