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全国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活动,
推动全社会提高认识,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关注心理精神需求,
在家庭生活、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环境中,
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
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
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

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此外,在世界范围内,每40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大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而大众对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知识仍所知甚少,既往部分地区调查精神疾病患者患病后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很少,约八成病人缺乏治疗。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重归社会;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健康人增进精神健康以及精神医学方面的咨询。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发育障碍。
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失眠,二是嗜睡,三是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四是异态睡眠,即睡眠中出现异常行动和行为(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这种分型意味着:这个病的病因、表现和治疗有所不同。“焦虑”,其实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感到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对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适度焦虑可以提醒危险,帮助人们做好准备去提前应对。但是,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则为病理性焦虑,临床上称为“焦虑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也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所熟知的一代巨星张国荣、美国演员罗宾·威廉姆斯、青年翻译家孙仲旭都是因抑郁症而采取了决绝的方式离开世界。抑郁症可能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最严重时可能导致自杀。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躁郁症,患者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间有情绪正常期。全世界有约6000万人受这种障碍影响。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全世界约有患者2100万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内,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包括幻听和妄想,让人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痴呆症在全世界影响着超过3500万人。它影响记忆、思考、理解、语言和判断等能力,患者通常还伴有情绪控制、社会行为能力方面的退化。发育障碍是智力残疾和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的总称。发育障碍会导致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有关的功能损伤或延迟,造成社会行为、沟通和语言能力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