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跟豆说话,我无意中说了一句:“为啥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豆立马委屈地说:“妈妈,你为什么总要求我什么事都做到最好?”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常常说类似的打击话语,经常看不到豆豆的进步,只看到不足。

打击式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了众多中国家庭所推崇的教育,家长们总认为对孩子进行打击式教育能够让孩子更加自觉,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上进心。
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打击式教育。
打击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长通过不断地否定孩子、责备孩子、甚至打骂孩子等方式,以求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的一种教育方法。
打击式教育,贯穿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真丢人”——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永远比自己的孩子优秀。
我家楼下小刘家的女儿平平今年5岁,平平可爱又懂事,每次见到我提着东西上楼都会主动接过我手里的东西帮我拿上楼。但是,正是这个整栋楼都非常喜欢的小女孩,在她家长眼里似乎一点优点都没有。
平平对我说,她觉得她的爸爸妈妈不爱她,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和她说“你看人家xxx表现多好,要是他能当我孩子那就好了......”
中国式家长似乎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表现好被老师奖励了一朵小红花,孩子高兴地拿回家本以为会得到家长的表扬,结果却被家长说:“隔壁的莉莉得了两朵小红花,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你还是不如人家表现好。”
上中学的孩子经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成绩提升速度飞快,被老师授予“最佳进步者”荣誉称号,回家却被家长说:“看看人家维维,人家又考了第一,你怎么和人家的差距这么大?明明都是一个老师教的,你是不是没好好学习?”
在中国式家长那里,似乎,别人家孩子永远都比自己的孩子要优秀得多......

二、“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似乎永远都在嫌弃孩子。
有一次和同学家庭聚餐,同学让她9岁的儿子勇勇帮忙倒水,由于水壶太沉,孩子没拿稳,水洒了。同学见状,大声呵斥道:“你怎么这么笨啊?倒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还能干什么?”我被这一嗓子吓了一跳,再看勇勇,已经呆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一个朋友和我说,她小的时候,经常被家长嫌弃笨,不小心打碎一个杯子都会被家长骂上三天,有一次,她不小心把仙人掌盆栽从窗台上蹭掉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躲开,而是下意识的伸出手去接住了仙人掌,仙人掌的刺全都扎进了她的手里,我问她后悔吗,她却说不后悔,她说,如果让仙人掌花盆掉到地上摔碎了,后果要比这严重一百倍。
打击式教育,似乎对孩子的容错率为零,不允许孩子犯一点小错误,只要孩子犯了错误,等待孩子的就是“你真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其次,打击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这些影响大多都是负面消极的:
一、打击式教育极大地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丧失分享欲
很多时候,孩子其实是很喜欢和家长分享自己的“小成果”的,但更多时候,孩子的积极性与分享欲会被打击式教育消磨。孩子因为在学校表现好被老师表扬,回家和家长分享,却被家长说:“有什么用?可以当饭吃吗?老师表扬你,你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孩子挑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穿上问家长漂不漂亮,却被家长说:“衣服漂亮有什么用?你长得这么难看,穿这么好看的衣服有什么用?”;孩子觉得家长工作一天很辛苦,帮忙扫地拖地,却被家长嫌弃打扫得不干净......
久而久之,孩子的积极性就被消磨殆尽了,他们开始变得不再愿意和家长分享,开始变得不再积极,进而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爱与人交流。

二、打击式教育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加自卑
我身边在打击式教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朋友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相信自己,十分没有自信,甚至严重的非常自卑。他们总是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干什么都干不好,即使在外人看来,他们已经非常优秀了,在他们自己心里,还是会觉得自己很差,鼓励式教育对他们几乎毫无作用。家长不断打击孩子,贬低孩子,质疑孩子,最终造成的就是孩子的自信心严重受挫,甚至让孩子变得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三、打击式教育极易使孩子形成性格缺陷
在打击式教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都敏感又自卑,他们不爱与人交流,不会与人交流,不敢与人交流。他们非常害怕犯错误,每次犯错误都会觉得自己非常罪恶。大多数孩子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与看法,每做一件事就要想想别人怎么看,可能别人的一句话就足以让他想一天,让他食不下咽。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就拼命地讨好别人,让别人满意。但殊不知,这样的孩子,已经失去了自我;这样的生活,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乐趣。这样的孩子大多过得并不快乐,讨好型和自我否定型性格,也极易让他们的性格形成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虐倾向。
由此可见,所谓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打击式教育只不过是家长为了实现自己控制欲,不断对孩子进行施压的一种教育方法。打击式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打击式教育,给孩子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那么最后,我们该如何改变中国式家庭打击式教育的现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会和孩子说“你真棒”
把“你怎么这么笨”换成“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学着做好”,把“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改成“爸爸妈妈觉得你已经很棒了”,改变打击式教育,首先要改变日常与孩子说话的语气,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学会和孩子说“你真棒”“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言语中的鼓励,是改变打击式教育最首要的步骤。

二、学会尊重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减少对孩子的控制欲望,给孩子足够的选择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的存在感。更好地打造“民主家庭”,让民主教育逐渐取代专制打击式教育。

三、给孩子足够的耐心
要从行为实践上真正改变打击式教育,首先就是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允许孩子犯错误,给孩子足够高的容错率。在孩子犯错后,不是讽刺辱骂孩子,而是鼓励孩子,与孩子共同寻找犯错误的原因,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要允许孩子有改正错误、学习进步的时间,给孩子以足够的宽容。

打击式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而在中国式家庭中,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越来越优秀,就必须要改变打击式教育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让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
(文章摘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