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效率低” “提不起精神” “晚上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 清明假期结束,有不少人反应自己患上“节后综合征” 对此,市三医提醒您,
应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减少“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对心理生理不适状态的戏称,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假期中,很多人会参加各种聚餐,难免暴饮暴食;不再朝九晚五,有些人还会熬夜刷剧、玩游戏,一觉睡到大中午成为常态。 开工之后,强制早睡早起,因此晚上失眠、早上睡不醒、白天精神不振等现象并不奇怪。可以说,“节后综合征”主要是指情绪问题。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自主选择了这样一份工作?自己的工作对于他人、社会有什么价值?自己有怎样的品质和特长,能够把这份工作做得比多数人更好?通过问上述问题,激发工作动力,转变看待工作的方式。 尽快按照规律作息。恢复原来的生活节奏,确保作息规律、健康。晚饭不能吃太饱,以清淡为主,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睡前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可用音乐等手段静心,或热水泡脚5~10分钟。 争取做到劳逸结合。工作期间可设置一定的休息时间,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一些的轻音乐、读书阅报、多走动等方式调整身心。工作之余安排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