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欢迎您的到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门诊电话
  • 办公室电话
  • 党办电话(投诉)
  • 心理咨询热线

健康科普

当前:首页> 健康科普 > 医疗保健 > 正文

身心健康 医疗保健

6月防病提示

  • 2023年06月07日
  • 字体




SUMMER

六月进入初夏,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是肠道传染病、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立夏后雨水也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繁殖季节,因此每年的6-10月是我省蘑菇中毒高发时期。端午小长假即将到来,探亲访友、外出旅游、聚餐聚会等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流感和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公众外出需适时做好个人防护。此外,中高考即将到来,老师及家长要注意做好考生的心理疏导。
图片


图片
01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在每年六月进入高峰期,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伴手掌、脚掌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重症表现。个别由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的疱疹液、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咳嗽飞沫) 等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人的疱疹液、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感染,托幼机构在高峰期易造成交叉感染。
防控建议
图片

(一)居室和教室应勤通风,加强消毒;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餐具、玩具等物品消毒;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暴晒;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接触不洁物品后应用肥皂水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流行季节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三)自愿接种EV71疫苗。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该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适龄儿童尽早接种;


(四)及时就医。若孩子出现发热伴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监护人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患儿出现持续高烧不退、肢体抖动、呕吐、脸色苍白、哭闹不安或精神萎靡等表现时,立即到定点救治医院就诊。

图片
02
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疟疾、登革热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高发。疟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和关节痛等,感染登革热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随着旅游、商务等出入境人员往来频繁,我省输入性疟疾、登革热等导致本地继发传播的风险增大。

防控建议

(一)要定期清除房前屋后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余水,减少蚊虫孳生地。


(二)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疫区、境外疟疾流行地区。


(三)在登革热疫区、境外疟疾流行地区生活、工作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做好防蚊灭蚊。外出时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室内使用蚊帐、纱门、纱窗、蚊香等避免蚊虫叮咬,采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进行媒介控制。


(四)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图片
03
野生菌中毒




6-10月气温高、湿度大,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由于一些野生毒蘑菇与可食用野生蘑菇外观十分相似,民众常常误采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根据以往监测显示,贵州省以胃肠炎型蘑菇中毒为主,中毒者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但误食能导致死亡的急性肝损害型的剧毒蘑菇也时有发生,因此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01
图片
防控建议
图片

健康吃菌类:

(1)不采摘、买卖、进食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2)太幼小的蘑菇难以辨别,容易混杂有毒种类,尽量不采食。

(3)炒熟煮透后再吃,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但也要知晓高温并不能分解某些剧毒毒素。

(4)每餐最好只吃一种蘑菇,避免掺杂毒蘑菇的可能。

(5)吃菌不喝酒。饮酒可能促进或加速某些毒素吸收,引起或加重中毒。

(6)不给小孩老人吃。老人和小孩抗毒能力弱,发病致死率较高。

(7)最好的预防就是不采食野生蘑菇!


02
图片
误食后怎么做
图片

进食野生菌后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就医。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就医时携带剩余野生菌或照片,以备鉴定野生菌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2)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俱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


(3)如果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尽快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图片
04
流感
 
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Copyright © 2021~2025 www.trsdsrmyy.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武陵大道43号  邮编:554300      电话:0856-3523120
备案号:黔ICP备2021004258号-1          贵公网安备52060202000490号      
技术支持:易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