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的基础
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
较低的是
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较高的是
“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
以至于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分为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
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
具体措施: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这种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恢复原状。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
文娱体育活动训练
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有新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这项技能
又对参与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应逐渐采取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对付应激情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4)
学习行为的训练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一般教育性活动和家庭生活技能两部分。
①一般性教育活动,如卫生常识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以提高其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以免过份脱离社会现实。
②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在社区康复中,应训练精神病残疾者重新掌握家庭生活技能,包括家庭清洁卫生、家庭布置、物品采购、食物烹饪、钱财管理及社交礼节等。

(5)
工作行为的康复训练
工作行为训练指劳动作业与职业活动方面的技能训练。
①简单劳动作业:又称“工疗”,一般集体进行,工种较简单易做的,如贴信封、糊纸袋、拆纱团、参加病房卫生工作,帮助开膳等。
②工艺制作活动内容:
a.各种编织:织毛衣、织网袋、编篮筐等;
b.各种美术品:绘画、书法、摄影、雕刻等;
c.布制或木制玩具,各种模型制作,书籍装订、园艺种植等。根据不同病程及病人要求指导参加训练。参加训练的病人,可按其完成任务多少,给予适当的物质金钱奖励,以提高其参加操作的积极性。
ending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