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脱石散又名思密达,是一种硅铝酸盐,其主要成分八面体蒙脱石微粒,能够抑制人体各种消化道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提高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因其来源于纯天然矿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作用效果明显,在肠道疾病治疗中倍受青睐,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
蒙脱石散具有较高的定位能力,对多种攻击因子具有吸附和清除作用,能够促进粘膜细胞的再生与修复。方法:蒙脱石散干粉涂于患处即可。蒙脱石散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能够促进口腔炎症和溃疡快速恢复,效果良好。方法:将本品加水调成糊状,局部涂抹,3次/日,同时配合口服维生素类药物,酌情使用抗生素。 蒙脱石散、制霉菌素片、西咪替丁片各适量研细末撒于患处,3次/日,效果显著。先用0.9%氯化钠清洗口腔及溃疡面,再用鱼肝油将蒙脱石散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或将蒙脱石散倒入杯中加适量水搅匀后含漱, 2-3次/日,用药后10分钟内禁食、禁饮,效果显著 。蒙脱石散可通过增强消化道黏膜屏障、吸附各种攻击因子、恢复再生上皮组织、平衡寄生菌群、提高免疫球蛋白A的抗攻击能力等,可有效缓解症状。方法: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蒙脱石散,3g/次,3次/d,疗程4-6周,效果显著。蒙脱石散可与黏液蛋白结合,使黏液的黏弹性内聚力增加,黏液层增厚,加速受损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防止胃酸、胃蛋白酶、胆盐等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另外,蒙脱石散还能通过增加胃内表皮生长因子、氨基己糖的水平以加速创面的修复。方法:蒙脱石散10g/次,3次/日,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将1/3包蒙脱石散加入生理盐水2-3mL调成糊状口服,3次/日,连用7-10天, 效果优于目前其他止血疗法。蒙脱石散3.0-6.0g口服,3次/日,用于甲亢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恩丹西酮。咽下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污染的羊水或产道血液,刺激胃黏膜引起的呕吐,呕吐物多为泡沫黏液或血液。研究显示,蒙脱石散1g/次,1次/3h,共用3次,效果显著,可替代洗胃。肠易激综合征是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炎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蒙脱石散3g口服, 3次/日, 连服6周,对该症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效果显著。乳糖不耐症系因患儿体内乳糖酶缺乏而致哺乳后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表现的一组综合症。蒙脱石散每次1/3包口服,3次/d,疗程3天,效果显著。霉菌性肠炎多出现于体质虚弱、消瘦,或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患儿。治疗常采用制霉菌素,但因毒副反应较大且疗效较差,患儿不易接受。近年来应用蒙脱石散效果显著。方法:<1岁者,每次1/3包;1-4岁每次1/2包;>5岁每次1包口服,3-4次/日。小儿复发性腹痛是因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病之一。 方法:<1岁者,每次1/3包;1-4岁每次1/2包;>5岁每次1包口服,3次/日。方法:蒙脱石散1g口服,3次/日,连用7天,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