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和要求,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与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成为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单位。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围绕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健全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全方位支持定点帮扶医院医疗管理和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了铜莞两地的精神卫生工作的交流,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深入和强化,既保障了医疗安全,又促进医院业务的快速发展。
聚力“高位推动”,提升帮扶保障机制
帮扶行动伊始,双方医院领导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协商了具体协作帮扶计划,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书,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统筹推进帮扶工作,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先后派出由书记带队、由院长带队及派出“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成员等“组团式”进行现场指导和医疗帮扶,不仅积极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针对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加强人才交流、专科建设和专业技术指导等措施统筹推进帮扶工作,提升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聚力“精准施策”,提升重大项目建设质量
为推动帮扶医院的医疗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医院管理能力水平,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选派了医务科负责人、医疗专家驻点挂职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助力医院发展。在深入了解科室管理、人员结构、业务能力等基本情况后,驻点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每天参与临床科室晨会交接班、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推动夜查房保障安全;现场督导临床诊疗工作,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对疑难病例联合全院多部门科室进行会诊,提出综合有效的诊疗方案;全程参与和指导医院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推进,8月,医院组织一个病区腾空建设,分流患者,保障各个临床科室在大幅增加患者情况下安全运转。9月,分院完成改造建设,制定方案并安全组织实施200名患者的集中分流转运至分院,获得市政府及各级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10月,组织全市精神疾病诊疗质控中心到各县区质控督导的工作,顺利完成任务。11月组织实施10000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和科普宣教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聚力“群策群力”,提升新技术开展能力
针对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结合医院发展需求,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安排一名专门精神专科护士通过现场交流指导、线上视频讲座等形式对帮扶医院实行柔性帮扶工作,同时积极吸纳帮扶医院医务人员前往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修青少年心理、康复技术、临床护理等专科护理技术培训,大大促进了帮扶医院精神专科护理能力提升。在专家现场指导下,在进修学成归来的医护人员带动下,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了康复科,开展了精神康复、运动疗法、生物反馈等新项目,推进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570人次开展院内康复治疗,其中运动疗法550人次,艺术治疗570人次,生物反馈治疗2000余次,经颅磁刺激治疗1000余次。开展了铜仁市首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填补了这项技术空白,已为100多人患者开展了治疗。


聚力“人才帮扶”,提升精神卫生人才队伍素养
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按照现代化医院标准管理模式,始终注重“把专家派出去”和“把医生接过来”两手抓。一是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派驻专家深深扎根当地,多次组织各类专业技术讲座,对帮扶医院实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因材施教”,并深入各科室开展了疑难病例会诊和教学查房,解决了部分疑难患者的诊疗问题,开拓思维,加深了大家对疾病诊疗知识的学习,为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积极安排相关医务人员来院进修学习,提升服务能力。2022年共安排了3批10多个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到东莞培训三个月至半年。受训人员将进修时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及专业技术应用到工作中,从医院管理到临床,医技、护理等方面推进医院人员能力的提升。
聚力“顶层设计”,提升精神卫生服务品牌
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患者需求至上”的工作理念,为帮助帮扶医院建立品牌意识,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借助线上平台交流、线下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沙龙、义诊、入户随访、健康宣教、助力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下级医院等医疗帮扶活动,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把“关注心理健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理念传播到更多人群中去,为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来源:铜仁市第三人民医院)

文章来源: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