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防病提示
暖春四月,万象更新,是外出“踏青”“春游”的美好时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是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高峰。当前是流感流行季,加上清明节临近,人们外出祭奠、聚集聚餐等活动增多,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仍然存在,各类人群仍要做好个人预防、健康监测等措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人群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控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临床症状。 (一)符合条件人群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并可伴有发热症状。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先出现呕吐,而后出现腹泻。病程一般1-3天自愈。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易引起流行。 防控建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人在腮腺出现肿大前2天到腮腺肿大后9天传染性最强,隐性感染者在流行期间占有较高比例,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如被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并造成不良预后。 防控建议: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麻疹传染性极强,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麻疹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以飞沫形式传播。麻疹发病早期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40℃,并伴有流涕、打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状皮疹,皮疹常从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麻疹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中耳炎、脑炎,其中以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引起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严重危害儿童健康。麻疹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