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近期,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三科开展了一系列“疾病预防常识绘画科普”活动。活动现场,护士长龙燕霞及当班医务人员用彩笔和画纸与患者一同绘制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宣传画,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让患者在看图的乐趣中掌握了有用的防病知识。

在活动最后,副院长张卫方、科主任刘少科对病房安全进行了重点强调,要求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在做好患者的日常健康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巡查,全方面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
通过此次活动,患者们对常见疾病预防以及精神科常见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高血压病人需要进行健康宣教,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从饮食方面为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该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盐分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脂肪和糖分过多则会导致肥胖和血糖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应该尽量少吃盐、油和糖。1.少吃盐 高血压病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该控制在6克以下。为了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钾的食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2.少吃油 高血压病人应该少吃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等。可以选择清蒸、煮、烤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病人跌倒事件在医院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跌倒对病人的伤害会延长住院天数、导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出院后的活动能力。1.最容易发生跌倒的地点病人的床边、浴室和厕所、医院走廊。2. 最容易发生跌倒的时间晚上或半夜如厕时清晨起床时长时间热水澡、卧床、蹲坐后3. 最容易引起跌倒的活动:急于上厕所或半夜上厕所的途中服用影响意识及活动的药物(镇静安眠药,麻醉止痛剂,抗高血压药,利尿药,降血药,扩血管药.)3、厕所内外的地面注意是否湿滑,经过或行走时请小心,太潮湿立即通知护士站处理。1、要躺上或坐上病床前,先确定病床距离身体的距离,确定是固定不会移动的。2、移去地上多余的杂物,勿随意在地上随意放置物品,并将病床周围用物整理好,以保持地面与走道通畅。3、保持地面干燥,若有潮湿请马上通知护士立即处理。4、在走廊行走或在厕所起身时,请利用墙壁上的扶手以协助活动。5、将常用物品、尿壶等放置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之处。1、病人应穿着大小合宜的衣裤及鞋底应平稳、底厚、齿痕深、低跟;尽量不穿薄底的拖鞋,以防跌倒。2、病人因躁动而需保护性约束时,请勿将约束带松绑,或独自留下病人。床旁随手可得之处。下床时建议使用四脚助行器、(如眼镜、茶杯、轮椅、拐杖辅助、尿壶、)等其他物品尽可能收入柜子。◎对意识不清躁动等有需要协助或紧急情况病人, 我们会将床护栏拉起,配合约束等措施暂时限制其下床活动。◎患者活动区域要习惯使用扶手,保持走廊中、厕所中、地面的干燥,发现潮湿或上下楼梯时有油渍,请立即通知我们。◎护士将床栏拉起时,穿合适衣裤、如过长或过宽,请若要下床应先通知护理卷边及穿防滑鞋,不要赤脚或仅穿袜,不要直接跨越床栏下床。 
精神疾病伴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神疾病与糖尿病共病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且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一般包括心理疗法、饮食疗法和适合的体育锻炼。 首先要与 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然后采用集体心理治疗、个人交流、发放宣传资料、黑板报等,每人每天进行“五点血糖”监测。1.对无自知力,否认有糖尿病,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患者,采用因人施教的宣教方式。2.对兴奋躁动者根据病情特点,掌握接触的技巧,待兴奋躁动症状控制,情绪平稳后再进行健康教育。3.对社会功能有缺陷、缺少应有主诉的患者首先进行精神疾病的治疗,然后再根据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及心理状况分别给予指导更有利于患者接受。如精神疾病的病因、精神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影响病情的因素、血糖监测的目的及方法。并且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精袡疾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反应及重视程度各有差异,症状轻者或无症状者对此病往往认识不够,对饮食及治疗不重视,生活上不限制,用药不规律,往往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因此要有针对性给患者以说服、劝戒、鼓励、支持、稳定情绪、解除恐惧,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饮食疗法是对糖尿病行之有效的基础措施,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多样性,不偏食,少吃垃圾食品。进食时间固定,除营养师安排的糖尿病饮食进餐外,不得随便加入食物,对饮食管理难度大的患者,特别是缺乏自知力和贪食的患者应由护士亲自督促下定量进食,并严格按其所需热量进食。对家属探视时的食物要管理好,以免增加热量。向患者讲解抗精神病药物名称及用法、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及指导患者怎样使用降糖药,并告之如何识别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定时监测血糖,调整食物摄入量及降糖药物量。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另一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使患者异常糖代谢得到改善,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使机体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又能减肥,如组织患者做广播操、散步、体操、打太极拳、打球等,组织患者慢跑,时间为20 min,但要避免过度体力活动,以不疲劳为宜。强烈饥饿态、头晕、心慌、多汗、脉搏增快,严重者可昏迷。如有低血糖反应可立即进食糖类食品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在饮食调节中要合理控制食量,注意其规律性,防止因饮食不当而产生低血糖。